1. 首页 > 资讯 > 汽车

重拳出击反内卷,车企价格战急刹车

前有国家三令五申反内卷,后有某车企带头掀起价格战。


车企价格战开打第二天,工信部、人民日报、中汽协纷纷批评,人民日报甚至连续三次喊话。


紧接着,两颗重磅炸弹被扔了出来,直接改变了汽车行业未来的竞争逻辑。


首先是有效有力整顿零公里二手车。第二是车企账期统一至60天内。


先说第一个,零公里二手车。


汽车行业有个潜规则,经销商要想拿车,车企就会要求先压库存,车企把库存的压力转嫁给经销商,这样自己的现金流就充裕了。


对于经销商来说,如果要想赚钱就要先压货,万一销量不好,那就要面临暴雷风险,那如果卖的好了呢?那下次要压更多才能拿车。


你以为所有的锅都让经销商扛了吗?


不是,经销商同样也会转嫁风险,零公里二手车就是转嫁风险的方法。


为了冲销量,经销商把新车卖给第三方,登记上牌后新车就算是名义上的二手车了,然后通过降价销售,再通过套取国家补贴来打平成本,保证自己的资金链不断。


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打价格战,但你以为这样经销商就能赚钱了吗?


真不是,即便如此,依然有经销商暴雷,可见现在汽车销售端生存压力有多大。



如果说零公里二手车是对下游的整治,那么统一账期到60天以内,就是对上游车企的一记重拳。

给供应商拖着不结账一直是行业潜规则,国产车企普遍账期拖得都很长,根据2024年18家上市车企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来看,全部超过60天,平均值为182天,其中小鹏汽车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最高,达236天。


就算是给供应商付款,也会采用商票或者供应链金融来进一步拖长账期和压缩成本,通过各种方式延长对供应商的账期,供应商实际上成为车企的“无息资金池”,供应商的资金相当于变相被冻结了。


而这些本该结算给供应商的资金,就被车企临时占用去扩大自己的产能了。


而中小型供应商则会被账期熬死,眼见着有收入,但就是进不了口袋,最后被饿死。


正是依靠上下游两头吃的模式,整个汽车行业实际处在一种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。












随着竞争逻辑的改变,目前一汽、东风、广汽、比亚迪、吉利、蔚来、奇瑞、北汽等17家中国主流车企集体宣布,将供应商账期统一压缩至60天内,响应国务院修订的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及行业反“内卷”倡议。


部分车企明确取消商业承兑汇票,改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。


但是按照60天的账期和车企的现金流来算,一旦账期被大幅缩短,车企账上的现金会立竿见影的减少,恐怕接下来很快就要有暴雷的车企出现了。